close

金剛經個人筆記分享第十三堂

感謝行天宮社會大學  共學共好  開設趙飛鵬教授講解金剛經課程

接續離相寂減分第十四

🔹️「若菩薩心住於法,而行布施,如人入闇,則無所見」

→指布施時,執著、在乎一切事物表相,就如同人進入黑暗的空間,什麼都看不到。

🔹️「若菩薩心不住於法,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日光明照,見種種色」

→指心不執著於法(表相)的布施,就像人有眼晴,如日照光明,得見各式各樣的事物。「色」指形形色色的表相、外形、型式。

*金剛經的核心 : 不住於相(表相)、不住於一切法。

 

持經功德分第十五

此段經文重複述說金剛經的功德

🔹️「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,中日… ; 後日…,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」

→指早上中午晚上皆以像恆河沙如此多的數量來布施。

→「劫」是佛經中的時間單位,此句指時間極長,不可計量。

🔹️「聞此經典,信心不逆…書寫、受持、讀誦、為人解說」

→這樣的福德更勝。

🔹️「如來為發大乘者說,為發最上乘者說」

→「大乘者」指大乘佛教,以利益眾生,救渡眾生為前提。

→「最上乘者」指比大乘更高一層,既不是實,也不是虚,不是得,也不是失,是中道,突破二元對立、人我對立。也就是指滅度眾生後,不要記掛執著於這件事,要「實無眾生被滅度者」。是真正通達緣起法的人。

🔹️「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

→繼承、發揚如來的無上正等正覺。

🔹️「若樂小法者,著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」

→「小法」一般解作「小乘法」,趙教授解作「世間法」。

→「見」指見解看法。

*世間法 : 心態的大小,心境的大心 !

*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,這是一種對立,搞分化。要不以人廢言。

🔹️「在在處處,若有此經,一切世間,天、人、阿修羅所應供養,當知此處,則為是塔,皆應恭敬,作禮圍繞,以諸華香而散其處」

→指無論何處有金剛經,大家應該去供養。有金剛經的地方,就好比是佛塔所在,應恭敬地繞行,以各種香花散撒在該處。

 

能淨業障分第十六

🔹️「讀誦此經,若為人輕賤,是人先世罪業,應墮惡道」

→指若讀此經,卻被人輕視作賤,這是因為他前世惡業的果報,應當墮入惡道,所以今生才被輕賤。

🔹️「以今世人輕賤故,先世罪業,則為消滅」

→今世雖為人所輕賤,若讀了金剛經,則可消滅先世罪業。

🔹️阿僧祇劫 : 佛教中的時間單位,形容極長的,無法計量的時間。

🔹️那由他 : 比阿僧祇還要大的數量。

🔹️「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…無空過者…百分不及一,千萬億分,乃至算術譬喻所不能及」

→此段說明人若受持讀誦金剛經,他的福德比佛陀過去所供養諸佛的功德大(不及此人功德的百分之一、千萬億分之一,達到無法計算和形容的數量)

→「無空過者」指没有一尊佛没有去供養

🔹️「我若具說者,或有人聞,心則狂亂,狐疑不信」

→指佛陀若詳細解說金剛經功德,有人聽到,可能會心生惶恐散亂,狐疑不相信。

 

究竟無我分第十七

此段經文多為前幾段經文的重複講述

🔹️「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。」

→「實無有法」指没有如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法。

🔹️「若有法證得耨多羅三邈三菩提,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…」

→若有佛法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那然燈佛就不會給我授記說「汝於來世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佛」

→然燈佛 : 又稱然燈古佛,是過去佛。在過去世曾是釋迦牟尼佛的老師。

→授記 : 佛對弟子將來修行成就的一種預測和判斷。

🔹️「諸法如義」 : 指一切法如其本然,無來亦無去,該來則來,該去則去。就是面對一切法,能夠做到心無污染,寂然不動。

🔹️「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邈三菩提,於是中無實無虛。是故如來說一切法,皆是佛法」

→「於是中無實無虛」指無所謂實,無所謂虚,是超越虛實的客觀存在。

→一切法皆是佛所說的緣起法。

🔹️三句論式 :

「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」

「如來說人身長大,則為非大身,是名大身」

🔹️若作是言 : 「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」,則不名菩薩。

→發願卻光說不練,不是真正的菩薩,應在生活中實踐。

🔹️「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,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」

→無我法即是緣起法 : 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諸受是苦。要無我見,無我相。~才是真正的菩薩。

 

一體同觀分第十八

🔹️五眼 : 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。

🔹️「如一恆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恆河,是諸恆河所有沙數,佛世界如是,寧為多不?」

→如一恆河中的所有沙子,有像沙子那麽多的恆河,又像那麼多恆河所有沙數那麼多的佛世界,這多不多呢 ?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rrie Hung 的頭像
    Cherrie Hung

    心歸雲深處的部落格

    Cherrie 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