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個人筆記分享第九堂
感謝行天宮社會大學 共學共好 開設趙飛鵬教授講解金剛經課程
接續~如理實見分第五
佛是覺醒,是從"心"覺醒。
*「所說身相,即非身相」
→身相是色身之相,是外表形象,是一種空相。
→此種句法為「三句論式」,亦即「中觀 」: 假、空、中。非假非空、非有非空是中。
*禪宗之「三句論式」:
唐.青原惟信禪師
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:『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,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。及至後來,親見知識,有個入處,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。而今得個休歇處,依前見山只是山,見水只是水。』️
🔹️假 : 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
→表相上存在,但並非恆常不變,是會變動的,是不實在的。→普羅大眾最直觀的感覺,執著於表相,看到什麼就是什麽。→是一般人的境界。
🔹️空 : 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
→懷疑批判,去了解事物的本質,去剝開事物的表相→這山有石頭、泥土、植被,怎會是山 ? →山水都是因緣條件而形成的,是緣起,故是空→是追求知識者的境界。
🔹️中 : 見山又是山,見水又是水
→經過批判辯證後,了解事物的本質→看到表相的虛幻,看到本質的空性,不要陷入二者之中→經過反思,這山有石頭、泥土、植被,但這山仍就是山→悟道者的境界。
*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→有禪機,見過真相實相,再回不去假相之中 ; 經歷空的階段,回不到假的地方。
*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
→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是指一切表相的事物,皆是不實。→不是「不存在」,只是「不實在」。
→「若見諸相非相」指的是當我們看到所有事物的表相,知道並不是像表相上看起來那樣。→亦即知道所看到一切事物的表相並非實相。
→「即見如來」,指的是看到法的實相,得到心的覺醒。
正信希有分第六
*不要因人成事,不要因人廢言。→因為我們只看到表相。
*「若人生百歲,不解生滅法,不如生一日,而得解了之」→訛傳為「若人生百歲,不見水老鶴,不如生一日,而得睹見之」~阿難悲嘆正法消逝 !
*「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」→指金剛經的言論、經文,能讓人生出真實的信心、信念、信仰,而非迷信,或者只是表面相信。
*「無復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」→指金剛經能讓人有真正的體認,而破除四相。
*「無法相,亦無非法相」→指的是破除四相後,也必須「去掉對無四相的執著」,是一種中道的立場。
*1.「若心取相」指若內心執著於相
2.「若取法相」指若執著於法相,亦即法執。
3.「若取非法相」指若執著於想要去掉對無四相這件事,
以上皆是「著相」。
*「是故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」指的是不執著於法,不執著於破除法相這件事。
*「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」,指的是佛陀將佛法比做是渡河的工具,渡河之後,就應捨棄船笩這個工具,同理,法亦為工具,雖然有用,亦不可執著。所以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→又執著在佛法上,就是法執。
這些都是「著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