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金剛經個人筆記分享第十堂

感謝行天宮社會大學  共學共好  開設趙飛鵬教授講解金剛經課程 

無得無說分第七

*「佛所說義,無有定法」,定法指固定不變之法。

*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」,所謂正覺即是遠離顛倒夢想,遠離一切執著,故均非定法。(顛倒是不如實之意)

*「如來所說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說 ; 非法、非非法」。

→「不可取」是不要執著,「不可說」是不可言說,是思維而得的,需用心觀察。

→「非法」指的是空(要把法非掉,「非非法」指的是空亦復空(要把非法也非掉)。

*「一切聖賢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」

→「一切聖賢」指的是古往今來之解脱聖者。一旦證了涅槃,即與凡夫不同。

→此處的「無為法」指的是涅槃(煩惱永熄的狀態)。「無為法」和「有為法」相對,有為法即緣生法,一切存在的法皆緣生法。無為法是「非緣生法」,構成有為的方法都没有。

*說得一丈,不如做得一尺。

 

依法生出分第八

*「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,以用布施,是人所得福德,寧為多不?」

*「是福德,即非福德性」,這種福德,不是真正福德的本質,世間福德皆是因「有求」而「著相」,非真正福德。

*「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」,是故意用世俗的角度來說。

*「所謂佛法,即非佛法」,是強調不要執著在佛法上。

*老子道德經「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」

 

一相無相分第九

*此段經文說明四果

→初果 :「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,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」,入流指入法流,進入通向覺醒、涅槃的正確道路。「無所入」指不著相,「不入」指不著於相,不被六根所迷惑。(證初果要七次輪迴)

→二果 : 「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」,一往來指一次輪迴,實無往來,指只是離苦,故無「任何我」往來人天之間。

→三果 : 「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不來」,不來指不輪迴。實無不來是指「心」不動,而非「人」不動,故並非「不來」(亦非「不去」)

→四果 : 「實無有法名阿羅漢」指的是「阿羅漢」只是「假名」,本質皆是緣起,並無實有其物,若認為證得阿羅漢,就是著四相。

*無諍三昧(正定)

→無諍,梵文Arana,即「阿蘭那行」,是體悟空義、心無分別。(諍是口頭爭論)

*「以須菩提實無所行,…是樂阿蘭那行」

→「實無所行」不是没有行,而是無為、無求的行。

→「樂阿蘭那行」,樂於實踐空義,心無分別,

*已解脱之人不會心存渡眾之心,而是自然而然去做。

#金剛經

#似懂非懂~堅持下去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errie Hung 的頭像
    Cherrie Hung

    心歸雲深處的部落格

    Cherrie 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