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個人筆記分享第十二堂
感謝行天宮社會大學 共學共好 開設趙飛鵬教授講解金剛經課程
離相寂滅分第十四
🔹️「慧眼 」: 五眼之一,能見一切法空。其他四眼 : 肉眼→見世界物 ; 天眼→見過去未來 ; 法眼→見緣起實相 ; 佛眼→見所有法非空非有。
🔹️「若復有人得聞是經,信心清淨,即生實相」
→聽聞此經,可以有信心地生出清淨心,亦即心裏生出實相,洞察緣起。
→緣起性空、諸法皆空、空無所有 : 事物表相是一堆條件、原因所聚合而成,若一一拿掉這些條件、原因,就是空了。
🔹️「信解受持不足為難」→相信理解接受奉行不是很困難
🔹️「我相,即是非相」
→「非相」指的是正面不要執著,反面不要執著,正反面皆不要執著,不要緊抓不放。
→「相」 : 具體的、抽象的、感覺、概念…皆是「相」。
→實相 : 事物背後的真理。
→法相 : 事物呈現出來的樣貌。法是事物的本質,相是事物的呈現。
→非法相 : 破除事物的表相。
🔹️「離一切諸相,則名諸佛」
→離相即離執,離執即解脱,解脱即名為佛。遠離對一切相的執著,就會解脱(得到解脱就是佛),不被名利權位捆住、綁住、束縳。
*千里做官只為財。
*莊子終身不做官 :
《史記》卷六十三〈老子韓非列傳·莊子〉
楚威王聞莊周賢,使使厚幣迎之,許以為相。莊周笑謂楚使者曰:「千金,重利;卿相,尊位也。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?養食之數歲,衣以文繡,以入大廟。當是之時,雖欲為孤豚,豈可得乎?子亟去,無污我。我寧游戲污瀆之中自快,無為有國者所羈,終身不仕,以快吾志焉。」
譯文 :
楚威王聽說庄周賢能,派遣使臣帶著豐厚的禮物去聘請他,答應他出任曹國的宰相。庄周笑著對楚國使臣說:"千金,確是厚禮;卿相,確是尊貴的高位。您難道沒見過祭祀天地用的牛嗎?喂養它好幾年,給它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,把它牽進太廟去當祭品,在這個時候,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,難道能辦得到嗎?您趕快離去,不要玷污了我。我寧願在小水溝裏身心愉快地遊戲,也不願被國君所束縛。我終身不做官,讓自己的心志愉快。
🔹️「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,是名第一波羅蜜」
→第一波羅蜜即是即是六度的「布施」。
🔹️「忍辱波羅蜜,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」
→忍辱仙人(佛陀與殘暴歌利王之故事)
→忍辱,忍耐羞辱,是忍耐心,對不順心的事要忍耐,不要老是生氣,忍一時風平浪靜。
→忍辱是為了看清事情的真相。
→勿挖苦、諷刺他人,勿言詞傷人,言詞之利,甚於刀槍。
→曾子曰 : 「出乎爾者,反乎爾者也」,你怎樣對待別人,別人也會反過來這樣對待你。
(後變成出爾反爾)
🔹️「菩薩應離一切相...應生無所住心」
🔹️「若心有住,即為非住」
→若心有執著,要快放下執著。
🔹️「是故佛說菩薩心,不應住色布施」
→色是形形色色的色,表相、外在型式。
🔹️「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」
→真語者,說真話的人。實語者,說實際的話,如其實。如語者,如其本然的話,不扭曲,是什麼就說什麼。不誑語者,不說謊騙人。不異語者,不說自相矛盾的話,不會言行不一。
🔹️「如來所說法,此法無實無虚」
→既不是實,也不是虛。因為無所謂真話虛話之分。本來就是真實,既不落入實,也不落入虚。(中道)
*不說話是一種自由。不言論也是一種智慧。